有多少人和小编一样,虽然已复工搬砖两天,仍不愿相信2022年最后一个假期就这么结束了!按时响起的闹钟打破了一切幻想,内心抗拒身体却诚实地去赶早高峰,节后复工不仅要应对假期综合征、疫情风险、寒潮来袭,还要面对2022年假期已消耗殆尽,年初立的flag并未实现的残酷现实。别急,还有80多天又可以立2023年的flag了。
受疫情影响,近三年旅游行业的表现也大不如前,但国庆旅游仍是拉动国内消费的重要引擎,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.22亿人次,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.1亿元。
(图片来源于界面新闻x数据线)
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当下,“2872.1亿元”大项目并不多见,作为参与者,你贡献了多少?小编假期贡献了郊区游,花费约2000大洋,虽不多也算是参与了千亿级别的大项目。之所以选择“就地旅行”,是因为假期前一天计划要去的地方出现了疫情,只能退票!不然就有可能收到“弹窗+隔离+居家办公”大礼包……
以往的小长假,大家恨不得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开始做攻略、规划一次长途旅行,这三年受疫情反复和常态化影响,远游已然成了奢望,出游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,“微旅游”“近郊游”“露营”“就地旅游”等成为了新趋势。文旅部数据显示,前往城郊公园、城市周边乡村、城市公园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,分别达23.8%、22.6%和16.8%。
(露营图片来源于网络)
难道只有出游的人才为国庆拉动内需做贡献了吗?NO!NO!NO!宅家过节,一样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,尤其是不做饭的人群。美团数据显示,国庆假期前5天本地消费占比近8成,本地业态日均消费额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52%。夜间消费越来越活跃,国庆假期全国夜间消费规模占比46.7%,较去年同期上涨1.7个百分点,假期长胖五斤的小编一不小心又为消费复苏作出了微小的贡献。
(图片来源于界面新闻x数据线)
国庆期间,多地疫情出现波动,很多人的远游计划被打乱,但就地过节也并未节省多少开销,钱包肉眼可见的瘪了,不过消费的复苏传递出向好的信号,期望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经济持续增长,疫情早日散去。现在,最重要的是好好工作,让钱包快速回血,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。